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资讯>新闻详情

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

发布时间:2019-03-07

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文字的国家之一,凿壁借光,囊萤映雪的例子比比皆是,很多人不禁奇怪,古代人这么刻苦,会近视吗?在那个没有眼镜也没有近视矫正手术的漫长岁月里,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呢?

今天小编就带你围观古人防治近视的方法!

在古时其实读书人占少数,文盲率高,平常多用自然光源,熬夜读书者少。即便是写毛笔字时,也十分注重坐姿,保持健康距离,不易伤害眼睛。除了坐拥万卷的大户人家,一般人很少也很难近视,可以说近视在古代是“贵族病”。但还是有人不幸得了近视,古人遇到近视,会怎么办呢?

一、唤书童来读

据史书记载,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、唐代诗人白居易、宋代诗人杨万里都是高度近视患者。从南宋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:“常时读书甚艰,惟使人读而听之”可得知古人近视后多是唤书童念给自己听了。

二、使用放大镜

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就是使用放大镜。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出土过金圈嵌水晶放大镜,该镜直径1.3厘米,嵌水晶直径1.1厘米,边厚0.2厘米,中间厚0.3厘米,可以放大物体5倍。说明至少从东汉开始,古人就已经用放大镜来阅读了。

《除余众考》中称:“史沆断狱,取水精十数种以入,初不喻,既而知案牍故暗者,以水精承目照之,则见。”这种用水滴看书的方法,和放大镜的原理相同。

三、戴眼镜

到了元朝,眼镜从西域传入我国,但当时的眼镜,均由高级水晶制作,且是进口货,价格居高不下。明朝中前期,市场上流通的依然是价格昂贵的西域眼镜,当时一副眼镜的市价,大致相当于一匹马。

真正让眼镜,走进千家百户的,是一名叫孙云球的光学仪器发烧友。他生于明末清初,从小喜欢研究西方几何、物理学,十几岁便去杭州,学习制镜技术。经过数年积累和探索,终于创造性地掌握了用水晶材料磨制成镜片的技术。摆脱了高级材料的束缚后,眼镜价格直线下降,到了顺治年间,不到十文钱,就可以买一副眼镜了。

据史书记载,雍正常备各种眼镜。上车戴的眼镜,安铜勾水晶镜,安别簪水晶眼镜,牛角钩茶晶眼镜,牛角簪水晶眼镜,玳瑁圈茶晶眼镜等,总计35副。这些眼镜,被放置在他常出入的地方,比如圆明园、金銮殿等。

四、中医药治疗

《本草纲目·葛蒲》记载:“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,夜间观书,则收烟无害目之患。”就是在书桌上放一盆石菖蒲,其效果参见在电脑旁放仙人掌以防辐射。或者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,《养病漫笔》记载:“枸杞子榨油,点灯观书,能益目力。”

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著作中列出的医目、护目的药方多达71方,还可以药补加食补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,如芜菁花、槐实、苍术等。

在古代还有很多缓解近视的方法

药洗

《苏沈良方》卷七“治诸目疾”条,记载了一种外洗眼目法:“上盛热汤满器,铜器尤佳,以手掬熨眼,眼紧闭勿开,亦勿以手揉眼,但掬汤沃,汤冷即已。若有疾,一日可三四为之,无疾一日两次,沃令眼明,此最治赤眼,及睑毗痒。”方法就是打一盆热水,用双手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,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的目痛,“沃之而愈”,邵兴宗长期坚持洗目,“令昏目复明,遂能读小字”。有没有效果不好说,但洗眼从讲卫生这一点上,是不错的。

现在洗眼不需要这么复杂了,只需要一瓶优能洗眼液,早晚洗眼,能清理眼内垃圾分泌物,滋润眼球及眼周,消除用眼过度产生的干涩、异物感、血红丝等,有效缓解视疲劳。

药膳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,比如芜菁花“主治虚劳眼暗,久服长生,可夜读书”,槐实“令人可夜读书,延年益气力”,苍术“治目盲, 燥脾去湿宜用”。

除此之外,黑豆和枸杞也是治眼病的首选,《冷庐医话》记载一人患上病目之后专服黑豆,并佐以洗目法,半年愈,“因服小黑豆勿辍,凡二十余年,迄今目光如旧,灯下可作细字,未始非此方之力”。

针灸

火骨针灸法,大小骨针,用前先用火烤,刺入对应穴位,即可治疗眼疾。《针灸易学·眼目门》、《奇效良方》、《针灸问答》都提示,灸大小骨空穴七壮,可以治愈多种眼疾,如眼睑赤烂、迎风冷泪等等。

不得不赞叹一下古人的智慧啊,虽然这些方法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,以前那些放大镜,眼镜在我们现在看来做工粗糙,不专业,但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,我们对眼睛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,拥有清晰地视力,才能拥有明亮的未来。

 


扫二维码反馈意见
姜玉坤加盟热线:17605335588

TEL:0533-2300711

FAX:0533-2301789-806

Mail:chinajyk@126.com

地址: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共青团西路86号

山东姜玉坤视光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?www.chinajyk.com

技术支持:武汉佰利云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