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花眼提前到来是什么原因
发布时间:2019-12-07
老花眼提前到来是什么原因?
老花眼有个学名——“老视”,它是一种中老年人眼睛调节作用衰老的表现。一般来说,人到40岁以后,睫状肌功能开始减退,晶状体也开始逐步脱水硬化、失去弹性,眼睛调节功能降低,通常阅读距离(33厘米)已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图像,必须把书本放远,或戴上老花镜才能阅读。随着长时期用电脑、伏案工作,老花眼的发生时间比以往显得更早了,临床上36、37岁左右就出现老花眼的青年人,正日渐增多。
老花眼是如何形成的?专家解释:正常眼中,远距离的物体发出平行光线,经人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上;而对于近距离物体发出的发散光线,人眼需要通过调节增加屈光系统的折射能力,才能聚焦于视网膜。老花眼因为没有充足的调节能力,同样距离的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,需要配戴眼镜,才能将成像移向视网膜。
很多人误以为,年轻时近视眼,老了恰好与老花眼“两相抵消”,就不用戴眼镜了。其实不然老花眼是人类一生中必经的生理过程,无论近视眼、远视眼、正视眼,都不可避免地在一定年龄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老花眼。老花眼虽不需要特殊治疗,但患者还应在准确验光后,配戴合适的眼镜,适当控制阅读时间,以此来避免出现眼球酸胀、眼眶疼痛、头晕恶心等疲劳症状。
老花眼虽不会对视力健康带来太大影响,但长期未矫正、未配戴合适眼镜,会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影响。怎样辨别自己是不是患上老花眼了呢?
1、视近困难
患者会逐渐发现,往常习惯的阅读距离里看不清小字体,看远却相对清楚。此外,患者会自觉地将头后仰,或把书报拿到更远的地方,才能把字看清,所需的阅读距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。
2、阅读需要更强照明度
患者晚上看书会有些不适,灯光较暗更无法看清。这是因为视分辨阈升高使瞳孔散大,继而在视网膜上形成较大弥散圈,老花眼的症状由此更加明显。
3、视近无法持久
近的物体逐渐变远,患者经过努力还可以看清楚,再看近处物体时,则会有短时间模糊,这是睫状肌调节反应迟钝的表现。当睫状肌的作用接近其功能极限,并且无法坚持工作时,就会产生视觉疲劳,这便是有些老花眼患者出现眼胀、流泪、头痛、眼酸、眼痛、眼皮抽搐、眼干涩、畏光、头痛、头晕、恶心、烦躁等症状的原因。